变电站在线运维平台
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、能耗实时监测与预测、多维度安全预警、智能化运维决策
一、系统架构
1.1 感知层
1.1.1 智能电表与传感器部署
- 智能电表安装于进线总柜、馈电柜,支持RS-485/Modbus协议,实时采集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电气参数。
- 水浸传感器部署在电缆沟、设备区,IP68防护等级,当水位达5mm时触发阈值报警。
1.1.2 环境监测设备
- 防爆型烟雾传感器适用于高压区域,可及时探测烟雾浓度,预防火灾。
- 全景摄像机支持1080P+红外夜视,具备实时画面查看、移动侦测功能,录像存储≥30天。
1.2 传输层
1.2.1 数据传输方式
- 光纤传输:适用于长距离、高带宽需求场景,数据传输稳定可靠,抗干扰能力强。
- 4G/5G无线传输:利用移动通信网络,部署灵活,可快速实现数据上传,适合偏远地区。
- LoRa传输:低功耗、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,适合低速率、广覆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。
1.3 平台层
1.3.1 数据处理与存储
- 云端服务器: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,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处理、分析和备份,保障数据安全。
- 本地服务器:可实现数据的本地存储和初步处理,降低网络延迟,提高系统响应速度。
1.3.2 报警处理
- 实时接收来自感知层的报警信息,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分析和判断,快速定位故障位置。
- 支持多种报警方式,如Web弹窗、APP推送、短信等,及时通知运维人员采取措施。
1.4 应用层
1.4.1 可视化界面
- Web端界面:提供丰富的数据展示功能,包括实时曲线图、历史数据对比、配电系统单线图动态展示等,方便运维人员远程监控。
- 移动端界面: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查看设备运行状态,接收报警信息,实现移动运维。
- 数智大屏
二、实时监测模块
2.1 电气参数监测
2.1.1 监测参数范围
- 监测电压、电流、有功/无功功率、功率因数、频率等基本电气参数,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评估提供基础数据。
- 进行MD(最大需量)、谐波含量、三相不平衡度监测,确保电能质量符合标准,保障设备安全运行。
2.1.2 数据展示方式
- 实时曲线图直观呈现电气参数变化趋势,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波动。
- 历史数据对比分析,帮助用户了解设备长期运行状态,为设备维护和节能优化提供依据。
2.1.3 单线图动态展示
- 以配电系统单线图为载体,实时展示各设备的电气参数和运行状态,实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可视化管理。
2.2 环境安全监测
2.2.1 水浸监测
- 水浸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缆沟、设备区水位,当水位达到预设阈值时,立即触发报警,并准确定位漏水点。
2.2.2 烟雾/火灾监测
- 防爆型烟雾传感器在高压区域实时监测烟雾浓度,一旦超标立即报警,同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,及时发现火灾隐患。
2.2.3 视频监控
- 全景摄像机支持实时画面查看、移动侦测功能,当检测到非法入侵时,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画面,录像存储≥30天,为事后分析提供依据。
- 数据监控
三、故障报警模块
3.1 遥测遥信报警
3.1.1 报警类型
- 电气越限报警:包括过压、欠压、过流、功率超限等,实时监测电气参数,确保设备运行在安全范围内。
- 断路器状态异常报警:当断路器分合闸状态异常时,及时发出报警,避免设备故障扩大。
- 通信中断报警:设备离线时,立即触发报警,提醒运维人员检查通信链路。
3.1.2 报警方式
- Web弹窗、APP推送、短信等多种报警方式,支持多级联系人设置,确保报警信息及时传达。
- 报警信息包含详细内容,如设备位置、异常参数、发生时间以及建议处理措施,为运维人员提供准确信息。
3.2 环境报警
3.2.1 水浸报警
- 水浸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,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,触发水浸报警,同时定位漏水点,便于快速处理。
3.2.2 烟雾浓度超标报警
- 烟雾传感器实时监测烟雾浓度,一旦超标立即发出报警,联动视频监控系统,及时发现火灾隐患。
3.2.3 视频移动侦测报警
- 划定电子围栏,当检测到视频画面内物体移动时,触发报警,有效防范非法入侵。
3.3 报警管理
3.3.1 历史报警记录
- 支持历史报警记录查询与导出,方便运维人员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,总结经验教训。
3.3.2 报警阈值设置
- 报警阈值支持自定义设置,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,还可分时段设置不同阈值,适应不同运行场景。
3.3.3 报警确认与工单派发
- 运维人员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后,系统自动派发工单至运维系统,实现故障处理流程的闭环管理。
- 报警管理
四、能效分析模块
4.1 用电统计
4.1.1 统计报表
- 提供日报、月报、年报等多种用电统计报表,涵盖用电量、电费、碳排放等关键数据,帮助用户全面了解用电情况。
4.1.2 分时段统计
- 尖峰平谷用电占比分析,为用户优化用电策略提供数据支持,降低用电成本。
4.1.3 分项统计
- 照明、动力、空调等回路用电对比分析,明确各用电回路的能耗情况,便于针对性节能优化。
4.2 需量管理
4.2.1 MD需量历史趋势
- 支持15分钟/30分钟间隔的MD需量历史趋势分析,帮助用户掌握需量变化规律。
4.2.2 需量预测与超限预警
- 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,进行需量预测,并在需量接近阈值时发出超限预警,避免电费增加。
4.3 功率因数分析
4.3.1 实时功率因数显示
- 实时显示平均功率因数,让用户随时了解当前电能质量状况。
4.3.2 低功率因数时段定位
- 定位低功率因数时段,分析原因并提出无功补偿建议,提高电能利用效率。
4.4 节能优化建议
4.4.1 负载均衡分析
- 分析各设备负载情况,提出负载均衡优化建议,提高设备运行效率,降低能耗。
4.4.2 变压器经济运行评估
- 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估,提出经济运行建议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运行成本。
4.4.3 异常能耗设备识别
- 识别24小时高耗电设备,分析原因并提出节能优化措施,降低设备能耗。
- 数据分析
五、系统优势
5.1 多端协同
5.1.1 支持多终端访问
- 支持PC、手机、大屏等多种终端设备访问,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,实现随时随地监控。
5.2 数据安全
5.2.1 数据传输加密
- 采用VPN专网传输+AES-256数据加密技术,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,防止数据泄露。
5.3 扩展性
5.3.1 第三方系统接入
- 可接入SCADA、EMS等第三方系统,实现数据共享和功能互补,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。
5.4 AI预测
5.4.1 设备故障预警
-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,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,实现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,降低设备故障率。
六、实施方案
6.1 部署周期
6.1.1 项目实施周期
- 部署周期为7-15天,包含现场设备安装、调试以及系统上线运行等环节,确保项目按时交付。
6.2 预算范围
6.2.1 项目预算
- 根据变配电站的规模和监测需求,预算范围为20-50万元,具体费用包括设备采购、安装调试、系统集成等。
6.3 运维服务
6.3.1 运维支持
- 提供7×24小时远程技术支持,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;每年进行一次年度巡检,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